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2007年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2007-4-23


  4月19~20日,2007年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2006年农机化生产情况,安排部署了2007年小麦、水稻跨区机收和宣传工作。会议还对2005~2006年度全国农机跨区作业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跨区作业能手进行了表彰,公布了农业部确定的100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点。



  2006年全国农机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投入小麦、水稻和玉米的联合收割机数量分别达到38.50、24.16和1.27万台,分别比上年增加0.61、4.91和0.37万台;机收水平也分别达到了79.1%、37.6%和4%,分别比上年提高2.9、4.1和2个百分点。全年农机手跨区作业增加收入70.5亿元、减少粮食损失52.7亿元、节省人工收获费用23.7亿元,累计为农民增收节支175亿元,相当于为9亿农民每人增收近20元。


  会议分析了2007年跨区作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当前形势下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的因素。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今年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其中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都有大幅度增加,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持续高涨;二是农民收入连续3年实现较快增长,农民购机用机能力增强,预计“三夏”期间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将会达到40万台,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获机将突破25万台,全年小麦机收水平将超过80%;投入作业的水稻收获机预计增加5万台,水稻机收水平有望突破40%;三是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和规模扩大,对农机化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由原来的1126个县增加到1716个县,覆盖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补贴机具的种类也由2006年的六大类19种增加到了七大类24种;农机补贴资金规模达到12亿元,较2006年增长一倍。同时,今年的跨区作业存在两大不利因素:一是气象条件变数大,不容乐观。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重于常年,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大,这些将对粮食生产尤其是“三夏“跨区作业工作造成冲击;二是去年加油难给机手造成的不利预期,势必挫伤机手跨区作业的积极性,今年很多机手表明将减少长途跨区作业,以省内和周边省份跨区作业为主,作业规模可能进一步减小,这将对粮食抢收带来不利影响。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刘恒新副司长指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充分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007年要突出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突出机具检修和人员培训,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农机安全技术年审检,提高机具安全性能和驾驶员操作技术水平,搞好农机检修和维护,保证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加强对农机户的保险意识宣传,机具比较集中的地区要主动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为跨区作业农机户争取保险利益。


  二要突出信息引导工作,强化作业期间组织调度。今年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继续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广大机手免费提供信息服务,为此,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20日专门开通了“三夏跨区作业信息服务网(www.4006589888.com)”,“三夏”期间,继续实行日报制度,各省及时编发跨区机收快报,反映工作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供领导和有关媒体掌握工作动态。


  三要突出部门协作与配合,做好相关配套服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作,为跨区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要突出培养新型农民,搞好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突出重点、整合集成、农机农艺相结合,注重实效,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机械深松、节水灌溉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等适用技术,通过农机跨区作业,逐步扩大新技术的传播和覆盖范围,提高现代农机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水平。


  五要突出宣传兴机富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宣传农机跨区作业在帮困助贫、抗灾救灾夺丰收、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以及农机、公安、交通、石油石化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维护“三夏”农机作业秩序的典型事迹,推动宣传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刘恒新副司长强调,在2007年的跨区作业工作中,希望各级农机部门干出气势,新闻单位造出声势,在今后的日子里精诚合作,再接再厉,共同为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全国跨区机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6个小麦水稻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青岛、宁波市农机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黑龙江农垦总局,福田雷沃、中国一拖、中收集团、洋马4家农机生产企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机化信息网等有关媒体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者/出处: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阅读次数 [8430]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届粮食安全部长级会议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在咸阳举办 
 果蔬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交流研讨会在新疆喀什举办 
 我国普惠型涉农贷款利率继续下降 助力农业机械化 
 农业农村部持续强化网络售种专项整治 
 农旅双赛道激发创新活力 第九届吉林省农村创业项目大赛落幕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55亿元 积极应对洪涝干旱灾情 助力加快恢复农业生产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
 [三夏进行时] 全力以赴保秋粮安全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588]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01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85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570]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1396]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547]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0177]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0159]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063]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650]
   

主办:通榆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地址:通榆县繁荣大街9号 邮编:137200
电话:0436-4222670 传真:0436-4222670 Email:ty@jlnongji.cn
http://ty.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