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我国若干重要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值
2006-12-15


  中国粮食部门官员14日援引截至目前已掌握的数据透露,中国的一些重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突破历史最高值。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将肯定超过4900亿公斤,连续3年保持增产。
  
黑龙江省粮食部门官员说,今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378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吉林省粮食部门官员说,今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275亿公斤,比去年增产6.5%,创历史最高水平。  河南省粮食部门称,今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500亿公斤关口,达505亿公斤。
  
安徽省粮食部门主管官员也透露,2006年是该省粮食生产量的历史最高年份。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说,尽管一些省份今年遭受较为严重旱灾,粮食减产数额较大,但全国整体情况看好。
  
他说,在四大粮食品种中,除大豆减产外,小麦、玉米总产量增加,稻谷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增。
  
受国际市场、国内流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11月份,中国市场粮食销售价同比上涨4.7%。国家有关部门数次抛出储备粮进行市场价格平抑。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专门发出通知,有序组织企业到产区采购,合理增加粮食品种和成品粮的储备,稳定粮食市场。
  
农业专家们分析说,粮价恢复性上涨并非因为粮食供给不足。
  
尚强民指出,连续三年粮食增产使目前中国国内粮食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尽管目前粮食当年产量仍小于消费量,但是考虑到大豆进口因素,中国国内谷物市场供需已经平衡有余。
  
1999年开始中国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下滑,粮食产量持续走低。至2003年,粮食产量降至4300亿公斤,为14年来最低水平。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令中国政府忧心。
  
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终止连续5年下滑趋势,产量恢复到4695亿公斤,同比增长9%。2005年,粮食总产量又增长3.1%。
  
今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方一些地区遭受大面积旱情,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但是,农业专家们分析指出,利好政策及高产科技攻关等因素已使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近年来,中共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中央财政今年支农资金高达3397亿元。
  
中国农村问题专家何开荫说,中国近年来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创下了纪录,粮食生产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在安徽省,小麦平均单产突破300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吉林省超高产田玉米亩产也达到创纪录的1000公斤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2006-2007年度,中国小麦市场将供大于求,除了对国外一些优质品种还存在一定需求外,小麦进口量很小。而全国稻谷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2006年中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41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但随着玉米工业用数量增加,2006-2007年度,中国玉米消费量将由过去长年不足1.2亿吨,逐步上升至1.38亿吨。

作者/出处:新华网 阅读次数 [7948]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55亿元 积极应对洪涝干旱灾情 助力加快恢复农业生产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 
 [三夏进行时] 全力以赴保秋粮安全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将于九月启动 
 农业农村部召开防汛抗旱救灾工作调度视频会强调 压紧压实各级责任 抓实抓细关键举措 全力以赴抗旱防汛保秋粮丰收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采取四项有效措施防灾救灾 
 新华全媒头条·活力中国调研行|有绿、有技、有特色——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中感受乡村振兴新活力 
 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培训班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举办
 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和农用无人机技术培训班在老挝万象举办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44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190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687]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43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1208]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424]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0067]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003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9947]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536]
   

主办:通榆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地址:通榆县繁荣大街9号 邮编:137200
电话:0436-4222670 传真:0436-4222670 Email:ty@jlnongji.cn
http://ty.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