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农村乡土人才成长出现“八难”
2006-2-16


  农村乡土人才是农村实用科技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故土,在多年的种植、养殖、加工及流通等领域的实践中,积累了较为宝贵的经验,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日趋变化的形势面前,农村乡土人才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却突显出来,并制约其成长与发展。
  
学历层次偏低。农村乡土人才大多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在农村生产实践中经过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受正规教育和系统培训很少,学历层次偏低。
  
知识更新缓慢。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乡土人才的才能多为一些短、平、快的实用技术,且普遍存在着出了窑的砖,定了型,这很容易被社会淘汰。
  
信息获取单一。由于农村相对偏僻,科技文化比较落后,乡土人才大多通过一些非正规渠道,或是根据当前的产销形势来安排生产,不懂得通过网络等现代手段获取信息,导致信息不可靠、获取不及时,直接影响了生产和经营。
  
规模意识不强。大多数乡土人才缺乏将产业做大、做强意识,好满足现状,不愿也不敢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他们只看到了船小好掉头,却忘记了船小同样也难经受大风浪。
  
法律观念淡漠。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大多数乡土人才的法律意识淡漠,不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在生产经营中,仅仅靠朋友关系口头协议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受骗后只有哑巴吃黄连。
  
人才储备不足。在农村,一些土专家、土秀才不少,但真正具有高、新技术和管理才能的人却不多。高、新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村乡土人才后劲的发挥,后继乏人,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品牌意识不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好的商品品牌代表着高质量、高回报。大多数土专家、土秀才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将自己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创出品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因此,难以在更高的层次参与竞争。
  
管理模式陈旧。一些乡土人才在经济大潮中不断壮大自己的产业,但内部管理却还是老婆管总账、小舅子跑供销的家庭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很难接受新的思维方式、营销模式,最终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

作者/出处:吉林农网 阅读次数 [9681]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权威发布]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智慧牧场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实践技术交流活动在厦门举办
 中国—新加坡农业合作工作组首次会议在京召开
 第十六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 全力以赴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吉林省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全面启动
 驻村干部乡村电商实操培训班(第一期)在杭州举办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127]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1623]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340]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096]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0865]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07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3975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3972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9576]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253]
   

主办:通榆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地址:通榆县繁荣大街9号 邮编:137200
电话:0436-4222670 传真:0436-4222670 Email:ty@jlnongji.cn
http://ty.jlnongji.cn